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、第一财经、界面新闻
由79元花西子眉笔引发的舆论风波仍未止歇。
如果不是李佳琦此次为他的品牌金主花西子怒怼网友事件持续发酵,大众消费者大概很少会去关注一支眉笔或者一支口红的 " 克价 " 到底是多少元的问题。
一支定价 79 元的眉笔到底贵不贵?因人而异。而现在有人较真,拆分按照克数来细算,对标下,一些国产品牌单价确实不便宜,甚至贵过了欧美国际大牌,说好的 " 平价 " 到头来成了一场 " 骗局 "。
花西子到底贵不贵?
11 日上午," 花西子有多贵 "、" 花西子散粉比香奈儿还贵 " 等多个相关话题陆续登上微博热搜榜。有人吐槽这是将 " 小样 " 卖出了正装的价格。
9月13日当天,花西子眉笔贵过黄金的相关词条登上热搜。
淘宝平台显示,花西子首乌眉粉笔在花西子官方旗舰店的价格为89元一支送一支替换装,每支净含量0.08g。经换算,平均每克556.25元,与中国上海黄金交易所最新公示的黄金单价相比,高出近两成。
但在计算眉笔的价格时,消费者也应该将替换装考虑在内。以花西子在李佳琦直播间的价格为例,79元买一支送两支替换装,平均每克329.17元。
与市面上主流的彩妆品牌相比,花西子该款眉笔的单价处于行业的中上水平。实际上,进入中高端市场,一直是花西子正在布局的业务目标。
据多个权威信源报道,此前花西子创始人花满天曾直言:“长期以来,中国彩妆的中高端市场一直被国际品牌所垄断。但今天花西子已经有不少产品切入了中高端价格带,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。”
不过,对于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而言,价位上升的国货美妆似乎没有那么吸引人了。
有人算了一笔账,如果按照单克的价格来算,花西子的价格要比植村秀这样的大牌还贵。
而这并非个案。
几年前,就有人在豆瓣、小红书、知乎这样的网站上抱怨,称自己买了某国货品牌的口红,买的时候没有注意容量,拿到手却发现产品 " 小到惊人 "。
对标欧美的大克重,一些国产品牌如今正朝着另外一头发展,即口红、唇釉、散粉、眉笔等色彩类产品通过减少克重来 " 曲线涨价 "。
对照之下,一些定位平价的本土品牌无疑卖出了高档化妆品的价格。
一位从业人士向记者解释道,虽然按照数字直接来算并未错,但化妆品也不能完全这样算,因为许多本土品牌几乎从未按照原价来成交,这些定价都是虚的。" 你会看到在很多品牌常年打折,在直播间里一些都是买一送一,甚至买一送二,还有其他的附赠品。而这样的定价结合大幅折扣,为的就是刺激消费者购买。"
在该从业者看来,一些国产品牌之所以采取小克数的包装,本质上是想促进消费者高频次消费。" 如果你用过植村秀的眉笔,你就会知道,正常情况下,只要你自己不折断不弄丢,一支眉笔你可以用到一年以上,但如果换成一些国产的,你也许在两三个月里就用完一支了。"
其实这些年的大环境对于国产品牌是利好,因为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开放度高。但可惜的是,在行业趋势红利之下,许多品牌依旧在用调整价格杠杆的单一方式,获得短期增长。这是抓住行业红利最初级的方式,是不可持续的。
国货美妆的困局
2022年12月至今年8月的9个月内,花西子产品在阿里平台的月度GMV(总成交额)仅有三个月呈同比增加。在2022年12月以及2023年1月,花西子在阿里平台的整体GMV跌幅高达45%和56%。
不仅是花西子,几乎与花西子同一时间跑出来的完美日记与之有着相似的境遇——在过去的9个月中,完美日记在阿里系平台的GMV几乎每个月都出现同比下降。
承压的趋势或在去年618就已经出现。2022年618期间,花西子的品牌增速告负,降幅已达41%。
而国货美妆的困局也确实存在。
今年以来,已经有不少国货品牌相继倒闭。
1月,成立于2019年的国货彩妆品牌It's Focus发文宣布闭店;8月,新锐彩妆品牌卡乐说COLORPEDIA发布清仓说明;还有新锐香氛品牌Scentooze三兔也发布即将关店公告;9月,本土新锐彩妆品牌Fomomy浮气公告闭店清仓,表示其负债额已近千万,不得不选择叫停。
据了解,过去三年“消失”的美妆品牌至少超过30个,这些品牌存活时间多在三五年,短的甚至只有一年半载。
现在品牌也不只一个渠道,淘宝、抖(音)、快(手)、小红书、这些都需要营销成本。品牌这个阶段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淘宝上,如果别的销售渠道表现好,他们可能又会把重点(如营销成本)放在别的渠道上。品牌也不想被平台垄断,搞得自己很被动。
一个是因为美妆的新品会出得比较多,现在不管是国货还是大牌,其实都在卷……为国货它比较厉害的是性价比,但是不少是没有品牌力去支撑的,所以说一个如果不是非常经典的产品的话,它的产品生命周期会比较短。
现在其实做一个品牌起来、做一个产品出来,不需要花太大的成本,所以说它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。
做产品并不难,营销便成了品牌的“头号工程”。行业内卷的过程中,头部主播的直播间依旧对国货美妆品牌有着极大的吸引力。
头部主播的“话语权”
人人都在批评花西子,但几乎所有品牌都想成为花西子。自2018年开始接触李佳琦直播间起,短短5年时间,花西子的营收实现了从千万到几十亿级别的跨越。
更广泛的商家“降权”超级主播,从拿回“最低价”开始。
过去两年内,李佳琦曾分别与欧莱雅、资生堂发生过“最低价”纷争。彼时,欧莱雅安瓶面膜(买20片赠送30片)官方价比李佳琦低170多元,资生堂悦薇水乳套装(150ml水+100ml乳,再加赠150ml水、100ml乳和100ml焕彩洁面膏)官方价比李佳琦便宜300多元,曾一度引起不小的争议。
而目前,头部主播失去最低价似乎常态化了。如今,李佳琦直播间也不再强调最低价,似乎也默认了这一趋势。
此外,越来越多的商家着手多元化渠道布局,比如发展常态化自播,开拓线下渠道等,以降低对单一头部主播的依赖。
以护肤美妆品牌为例,盘点天猫618美容护肤销售TOP10的品牌发现,他们均在淘宝和抖音官方旗舰店常态化自播。
就连花西子也在试图摆脱对李佳琦的过度依赖,并在多平台布局自播,其抖音单个账号的粉丝有1161多万,淘宝官旗粉丝则有1280多万,虽不及李佳琦淘宝粉丝数的1/5,但也算可观。
而且,很多护肤美妆商家开始布局线下渠道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2年下半年,至少有18个中外美妆品牌加速线下渠道布局,方式不限于开设全球旗舰店、零售精品店、线下专卖店等等。
美妆行业佣金率基本在20-50%之间,品牌越大,话语权就相对较大,佣金率会更低,越是新品牌,佣金越高。
此次李佳琦风波之后,平台隐身在后,可能也在有意淡化李佳琦作为超级头部的影响和权重,去发展更多腰部主播,以此让整个生态更为平衡健康。
但其实,淘宝直播的这一战略选择,从去年就已迹象明显——引入、孵化更多主播,从“一枝独秀”到“郁郁葱葱”。
无论如何,经此风波后,“李佳琦”都面临被重估。不止商家,整个直播体系内上下游,包括淘宝直播、美ONE等,可能都需要重新审视超级主播的价值。
因而,借此风波,或许整个直播行业有机会被“重构”,从而实现用户、商家、主播和平台更良性的利益分配格局。